
項目名稱
重慶市彭水一中合同節水管理項目
項目業主
重慶市彭水第一中學校建于2009年,是一所高中重點學校。校園占地面積18.67萬平方米,建筑面積約8萬平方米。在校學生約9100人(均為住校學生),教師547人,物業、食堂工作人員242人。
節水服務企業
重慶世博節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重慶世博),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為91500103709347167P。
案例內容
項目總體情況
學校修建于2009年,供水管道系統附屬設施設備老化,絕大多數閥門不能正常啟閉;閥門控制體系不健全;供水管網圖紙資料不齊全;供水管網漏損嚴重,學校地下供水管網走向不清;用水器具老舊、用水方式粗放;計量體系不健全,學校僅有一塊入校總水表,計量監控不到位;二級計量不健全,次級用水單元計量水表配備率和水計量率低;綠化澆灌采用傳統大水漫灌方式,用水方式粗放低效,耗水量大;用水量增加趨勢明顯,水資源浪費及跑冒滴漏現象亟須解決。
2021年3月,學校與重慶世博簽訂合同能源(節水)管理改造合同。本次改造主要采取增加節水設備、實施DMA分區管理、探漏并修復地下管網跑冒滴漏、建立智慧節水管理平臺、定制開發地下管網數字孿生可視系統、因地制宜實施非常規水利用等措施。此項目于2021年3月份開始動工,竣工時間為2021年4月。
節水改造具體內容
地下供水管網定位排查,梳理管網實際走向。利用節水改造項目契機,通過專業探測設備,探測學校地下供水管網所有走向及管徑,并繪制完整的地下供水管網路線圖,為科學布局、維修改造提供支撐。
安裝分區計量智能水表,實現DMA分區管理。根據學校管網走向圖,按教學、行政、宿舍和生活等功能分區,分別安裝智能遠傳水表、閘閥、數據采集器等計量器具,建立科學完備的DMA分區計量系統。建立完整的水量計量傳遞體系和壓力調控體系,實現網格化管理,全面提高供水管網運行的感知能力。
超聲波智能水表
利用專業設備,開啟地下管網漏損修復。專業技術人員通過設備儀器對學校地下管網進行拉網式排查,定位漏水點并逐點修復。累計持續探測并修復21個漏水點,節約用水的同時還解決了地下漏水可能形成的地陷等安全隱患。
地下管網漏損定位及修復現場
更新節水器具,實施節水改造。利用最新節水器具代替原有的老舊器具,達到節水的效果;安裝小便槽紅外感應電磁閥沖水裝置,防止忘關水龍頭導致的浪費用水;重新打地坪,更換老舊管網,解決跑冒滴漏問題;加裝大便槽外置式增壓節水器。
建設學校能源資源智慧管理平臺。安裝節水智能監管智慧平臺,通過電腦和手機實時在線監測校園各區域用水量數據變化,并進行大數據分析。超過預警值時,系統通過微信等方式直接向用戶報警提醒,實現節水可視化、數據化管理。
學校能源資源智慧管理平臺
建設地下管網數字孿生可視系統。開發建設地下管網數字孿生可視系統,通過計算機建模,三維立體呈現學校地下管網的安裝位置、管徑、流量、實時壓力等信息,直觀體現管路改道等變化,為測漏、堵漏、維修工作提供數據支撐;有效減少因管線資料不夠完整而造成的施工隱患,推進管線精細化管理。
地下管網數字孿生系統
因地制宜開展非常規水利用。建設雨水收集裝置,日常收集的雨水經自然沉淀后,用于綠化澆灌和日常清潔用水,減少自來水使用。
節約用水宣傳與日常教學結合發展。通過在主要用水器具及公共區域張貼節水宣傳標識及海報、向全校師生發出節水倡議、組織開展節水主題班會、制作節水黑板報等形式,在校園營造節約用水的濃厚氛圍。開設“節水選修課”,組織學生現場參觀學校能源資源管理平臺;組織學生前往自來水廠游學,深入制水車間,了解自來水的生產工藝流程、江心取水要求等知識。
組織學生前往水廠游學
通過實施合同節水管理項目,學校零投入完成節水器具和設施的改造,建設智慧化管理平臺,提升學校智慧后勤的信息化管理水平,大大降低用水量。經污水處理站反饋,學校污水排放量減少50%,實現了前端減少用水,后端減少排放,踐行節能減排的理念。
節水效益
項目實施前,學校2018年全年用水量70萬立方米,2019年全年用水量86.32萬立方米。項目實施后,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連續12個月用水量同比減少48.04萬立方米,節約水費158.5萬元,節水率58.87%。
商業模式
該項目采取效益分享型+效果保證型合同節水管理模式,重慶世博全額投資,向學校提供綜合改造服務。合同效益分享服務年限為8年,在重慶世博承諾改造后每年總節水量不低于10萬立方米的前提下,重慶世博與學校按9:1比例對項目節水效益進行分享。合同期內,重慶世博負責地下管網設施免費巡檢維修和更換;成立專門節水項目組,每日巡檢,及時修復更換漏損設備。合同期滿后,所有由重慶世博采購并安裝的設備、設施和儀器等財產的所有權歸屬于學校。
投資額及融資渠道
項目投資452.7萬元,資金全部由重慶世博自籌。
案例亮點
操作性和可復制性強。本項目采用效益分享型+效果保證型合同節水管理模式,節水創建主體單位可實現資金零投入、風險零承擔,既節約用水,又完善了工程布局及相關基礎數據采集,還減少了日常水務管理人員支出和每年的用水器具更換資金投入,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實用性。
以點帶面,發揮學校節水示范效應。通過改造,可以清晰展示改造前后的能源資源數據,有較強的數據對比性和參考性;學校對師生職工開展節約能源資源知識宣傳、技能培養和習慣養成,對社會和家庭具有很廣的輻射作用和示范作用。
學校在合同節水管理改造工作中加強信息化技術對節水工作的支撐。建設了學校能源資源智慧管理平臺和地下管網數字孿生系統,實現全校用水使用情況和節水改造工作數字化、可視化,并徹底結束了多年以來困擾學校的地下水管網走向不明、用水管理難度大等歷史難題,為智慧校園建設提供能源使用管理大數據支撐。
來源 |全國節約用水辦公室
責編 |許晨陽
校對 |閆笑梅
審核 |車小磊
監制 |楊勤